『一次做一件事 - One at a Time』
現在很多孩子,問題都在「心浮氣躁」;做事情不懂得按部就班,只要有一點小聰明的,就喜歡走捷徑,只想把事情快快做完;譬如做一件事情要五、六個步驟,他自己可能就先省掉兩、三個,或者一次好幾個步驟一起做… 結果就做多錯多,或者把事情做得亂七八糟、事倍功半;不懂得一步一步慢慢走,走穩一步再一步。
有一次美語班進行單元考,我看到班上一位二年級學生小J,開始寫考卷的時候,連名字都沒寫就急著開始寫題目。結果,題目也還沒看清楚、還沒搞清楚意思,就匆匆忙忙地把答案寫下來。寫下來的答案,跟題目問的毫不相干…
然後他寫完了,就把考卷放在桌上開始發呆,看別人在做什麼,既不仔細檢查,也不再確定一下自己的答案… 我觀察了他一陣子後,發現他真的沒有再檢查的意願,就趨前跟他小小聲提醒說:「你寫完了嗎?要不要再檢查一下?」
於是,他就把考卷拿起來,眼珠滾來滾去地上下地看了一下,然後就把考卷放下敷衍了事,也沒有看到什麼地方寫錯…他這樣的習慣,這樣的觀念,怎麼會讓他有好成績呢?
這些不良學習觀念之所以養成,其實都是因為從小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養成的。所以,蒙特梭利教育強調,在0-6歲日常生活教育裡面,從小做事情就要培養孩子『一次做一件事情』- "one at a time"的習慣。
好好的、認真地做好一件事情之後,再做下一件事情,在每件事情裡面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時,也培養孩子的秩序感、邏輯思考能力、動作協調與控制能力、以及意志力,這確實是我們當下教育寶貴的一帖良藥。
正所謂『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』,從小有良好的生活習慣,才會培養出正確的學習觀念,以後才能培養出成功的做事模式。
『君子之學貴慎始』,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,這真的要從小就開始注意啊!
節錄自 Henry羅寶鴻 老師『自由與紀律 IN 新竹』座談會